燃气锅炉点火调试时如何判断燃烧效果?
燃气锅炉点火调试时判断燃烧效果,核心通过直观观察、参数监测、成分分析三方面综合判断,确保燃烧“稳定、完全、高效”,具体方法如下:
一、直观观察:火焰形态与颜色(最直接判断)
正常燃烧的火焰需同时满足以下特征,异常则需调整燃气/风量配比:
- 火焰颜色:呈淡蓝色或纯蓝色,无发黄、发红、发黑现象(发黄/发红说明燃气过量、空气不足,易产生一氧化碳;发黑可能是喷嘴堵塞,燃气雾化差)。
- 火焰形态:火焰集中、稳定,呈“锥形”或设备设计的标准形状,无以下异常:
- 无“脱火”:火焰不脱离燃烧器喷嘴(脱火多因风量过大或燃气压力过低)。
- 无“回火”:火焰不缩回燃烧器内部(回火多因燃气压力过低、风量不足或火道堵塞)。
- 无“飞边”:火焰边缘不杂乱、不分散(飞边说明风量不均,燃烧不集中)。
- 火焰覆盖范围:均匀覆盖燃烧器火孔,无局部无火、局部火焰过强的情况(确保受热均匀,避免炉胆局部过热)。
二、参数监测:关键运行数据(判断燃烧稳定性与效率)
通过锅炉仪表或监测设备,关注3个核心参数,超出范围即说明燃烧异常:
1.排烟温度:需符合设备设计值(通常为120-200℃,具体看锅炉型号)。
- 排烟温度过高:可能是燃烧不完全(热量未充分利用)或烟道堵塞,需检查燃烧配比、清理烟道。
- 排烟温度过低:可能是过量空气过多(带走多余热量),需适当减少送风量。
2.锅炉负荷与压力:在额定负荷下,压力应稳定在设计范围(无频繁波动)。
- 若压力波动大、升温缓慢:说明燃烧功率不足(可能是燃气压力低或风量不匹配),需调整燃气阀开度或送风参数。
3.燃烧噪音:燃烧时无尖锐“爆鸣声”“呼啸声”(爆鸣声多为回火或燃气/空气混合不均,呼啸声可能是风量过大),仅有无杂音的平稳燃烧声。
三、成分分析:排烟气体检测(判断燃烧完全性,必做项)
通过烟气分析仪检测排烟成分,核心看2个指标,直接反映燃烧是否完全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:
- 一氧化碳(CO)含量:正常应≤100ppm(体积分数)。
- 若CO超标(>100ppm):说明空气不足、燃气不完全燃烧,易产生有毒气体且浪费燃料,需增大送风量。
- 氧气(O₂)含量:通常控制在3%-6% (根据锅炉类型略有差异)。
- O₂过高(>6%):说明过量空气多,热量损失大,需减少送风量;
- O₂过低(<3%):说明空气不足,易导致不完全燃烧,需增大送风量。
总结:燃烧效果合格的核心标准
同时满足“火焰蓝而稳、排烟温正常、CO≤100ppm、 O₂3%-6%”,即为燃烧效果合格;任一指标异常,需通过调整燃气阀开度(调节燃气量)或送风阀(调节空气量)优化,直至所有指标达标。
咨询热线
400-6222-357